o2o营销案例分析(解读5大案例探究O2O模式的成功)
- 运营
- 2个月前
- 11
自从互联网兴起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为人所接受,例如最早的淘宝探索出的B2B、B2C模式,让当时的人们都热衷于网络购物;而现在的O2O模式则仿佛重现了当时的情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企业和用户。
大型资本之所以是大型资本,是因为他们拥有足够雄厚的实力去开拓新的边界,也因此能够赚得第一桶金,O2O模式也是如此,最出名、最成功的那些O2O商业翘楚,也是因为拥有深厚的资本,所以能够快速成功。
那么……没有深厚的资本就无法做O2O了吗?
当然不是,即使只是在三四线城市,我们依旧可以将O2O做得风生水起,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吸取到前期开拓者的成功经验,因此,小创决定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那些成功的O2O模式,是如何做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积攒可以成功的经验吧。
做O2O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O2O。
所谓O2O即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O2O的概念非常广泛,只要产业链中既可涉及线上,又可涉及线下,就可统称为O2O。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那些大型O2O平台的成功经验吧。
案例一:美团——接地气的生活服务体验平台
纵观最火的O2O模式,美团是无可争议的团购赢家,它以庞大的活跃用户群为商家的市场需求提供了绝好的平台。
2010到2011年间,美团杀入团购市场,那时候美团还没有做外卖平台,市面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团购网站。而美团为了争取市场份额,将全国350多个地级市进行了分级,根据分级的高低,美团将资源进行了不同的投入,而美团的策略是,高级城市抢前三,低级城市争第一,最终抢占了全国最多的市场份额。
以庞大的用户体量为基础,为后期转型O2O外卖平台做足了铺垫,至此美团开始起飞。
案例二:58同城——曾经风光无限的同城信息分享平台
早期的58同城只是个门户网站,上面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分享,而他最开始则是靠包揽用户搜索的关键词,在百度上起家的……没错,58同城就是这样积累起了一定规模的用户的。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任何事情越早做,即使是最简单的方法,也能获得最强大的优势。
而在58同城拥有了一定规模的用户后,开始结合国内特色,做出了付费推广的商业模式,并根据分系统及,认为房产、招聘、二手车买卖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盈利点,根据高盈利点行业着重进行信息类推广,最终以此做大。
案例三:淘宝——国内最早、也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
淘宝大举发展是在2003年的时候,有的人说淘宝成功靠的是天时地利,13年爆发了一场非典,让网购人群显著提高,看着是不是很像20年的新冠?其实这只能说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不是全部原因。
真正让淘宝成功的还是启动得早,那时候淘宝甚至也只是个小平台,但2003年做电商类平台的,实在是太少了。稍大的是ebay中国,可惜ebay明显没有介入中国文化氛围中,并且会向商家收取上架费(也可以说是月租费),而当时还有个电商类平台8848,但由于8848的网购形象很差,无法给消费者太高的信任度,在这样的环境下,淘宝首先让商家免费上架商品,并在各类门户网站上做弹窗硬广,最成功的一步则是开发了支付宝,让消费者获得了保障,至此终于形成线上交易闭环,淘宝慢慢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案例四:苏宁——“门店到商圈+双线同价”的O2O模式
苏宁本身是做线下门店的,在2013年左右开始向O2O模式进行转变,通过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苏宁实现了全产品全渠道的线上线下同价,让苏宁打破了实体零售在转变过程中,与自身的电商渠道价格相冲突的魔咒。
因为苏宁开展了线上销售渠道,因此它的线下实体门店将不只是一个具有销售功能的门店,还包含了展示、体验、物流、售后、推广相综合的新型门店——云店。
就这样,苏宁以互联网零售为主体、一体两翼的转型布局,逐渐转变成了现在的O2O商业模式,并进入了效益凸显期。但苏宁“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O2O模式未来能否在O2O行业压力下长足发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ianghaiseo.com/post/3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