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 > 正文

新媒体现象有哪些(解读主流媒体新媒体发展)

2020年以来,媒体深度融合逐步走向战略机遇期和关键窗口期,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主流媒体新媒体建设的当务之急。近日,2021中国新媒体蓝皮书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1)》以“媒体深度融合: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新格局”为主题,收入数十位新媒体专家学者撰写的20余篇研究报告。与此同时,来自政府机关、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从理论、实践等多个层面探讨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新媒体现象有哪些(解读主流媒体新媒体发展)  第1张本期煮酒话媒将结合《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1)》带您盘点总结过去一年我国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建设上的主要特点及未来趋势。

趋势之一:新技术再赋能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内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新媒体发展不断实现创新变革,应用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深刻地嵌入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5G技术赋能媒体融合。2020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功进行了国内首次5G+8K的超高清内容制作与传输,真正开始在5G带动下进行视频内容的迭代升级。全国两会期间,借助5G通信技术和智能高清传输技术,人民日报社推出《两会5G云连线》、人民网推出《两会云客厅》、新华社推出《两会云问答》、人民政协报社和光明日报社联合推出“全国两会云访谈”、广州日报社推出“云桌会”等云访谈、云直播,克服了地域空间障碍,创新了报道形式。

人工智能推进媒体智能化。同样在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推出“智能云剪辑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AI云剪辑”功能、中国网推出“AI内容辅助生产平台”等,提高了新闻内容生产的效率。

区块链技术改变传媒组织机构。2020年5月,国内12家省级主流媒体作为首批成员单位组建了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通过云端平台实现跨机构、跨地区融合发展的探索。

趋势之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升级

截至2020年底,全国各省份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基本实现挂牌,近三十个省份的省级云平台也纷纷建成,机构覆盖和平台支撑的目标基本实现。今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挂牌已超过2400个,这些融媒中心正成为基层主流舆论阵地。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逐渐从机构整合、平台搭建的基础建设阶段转向协同创新、服务升级和社会治理的提质增效发展阶段。

前一阶段,中央级主流媒体从内容生产、技术维护、平台供应、传播分发等层面为全国县级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例如人民日报社的“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社的“县级融媒体专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全国县级融媒体智慧平台”、学习强国的“县级融媒专区”等。下一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将在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舆论引导、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力,在推动基层综合治理和网络综合治理中发挥作用。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